龙门浩街道

单位领导

党工委书记:江群

党工委副书记、办事处主任:马铮

党工委副书记、人大工委主任:江涛

党工委副书记:丁长福

党工委委员、办事处副主任:周锡良

党工委委员、办事处副主任:王 

党工委委员、办事处副主任、武装部长:吴永学

党工委委员、纪工委书记:周先鹤

党工委委员、政法书记、办事处副主任:向 

党工委委员:周芮冰

党工委委员:陈荣锋

单位电话

023-86331008

023-62881199

  

重庆市南岸区上新街33

 

单位简介

龙门浩街道成立于19818月,因境内有古巴渝十二景之一 的“龙门浩月”而得名。街道东靠南山,西滨长江,南临海棠溪,北接涂山镇,和渝中区半岛隔江相望,辖区面积1.5平方公里,辖上新街、下新街、上浩、下浩、一天门5个社区,户籍人口2.8万人,常住人口近4万人。

历史沿革

清朝初年,重庆城“九开八闭十七门”,出城到南岸只能走“开门”东水门,与其相对的下浩在那时即形成街道。后来,“闭门”望龙门打开,与其相对的上浩也开始红火起来。

龙门浩是重庆开埠的重要见证者,重庆开埠后,大量外国轮船率先停靠龙门浩老码头,上浩、下浩一带开始出现最早的洋房、工厂、仓库等新式建筑。至今,在街道境内的马鞍山上和下浩老街,仍有不少当年外国公使馆、洋行、别墅的旧址。

抗战时期,重庆人口猛增,上浩扩建,继而有了上、下新街。上世纪60-80年代,因毗邻码头,小五金店、针织厂、塑料厂等小型企业大量迁入,加上当时的南岸区政府也驻在此,龙门浩地区很快就发展起来,一度成为全区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

时代变迁

由于陆上交通的兴盛和南岸区政府驻地的搬迁,龙门浩经历了一个时期的沉寂。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大拆迁、大开发、大建设关键时期的到来,古老的龙门浩又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
2013年,南山隧道顺利贯通;2014年,东水门大桥建成通车、轻轨6号线投入运营,龙门浩地区已成为南岸茶园新区到南滨路、解放碑、江北城最重要的节点。

未来展望

目前,东水门南立交、轨道环线建设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,慈云寺—米市街—龙门浩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已启动打造,“龙门浩月”边,将矗立起我市首座按照“六星级”标准打造的酒店……

从历史中汲取力量,向未来大踏步出发,在南岸区委、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龙门浩街道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紧紧围绕全区“宜居创新区、江南增长极”总目标,沉心静气,真抓实干,正努力把龙门浩地区打造成“山水都市靓丽窗口、南山旅游第一门户、厚德包容的人文福地”

 

职能职责

一、在区委、区政府的领导下,贯彻执行党路线、方针、政策和国家的各项法律、法规;负责街辖区内的地区性、群众性、公益性、社会性工作。 

二、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,积极组织以提高市民质素为目的的活动,树立文明新风。 

三、按照职责范围,负责街道辖区内的城市建设和管理、市容环境卫生、园林绿化、环境保护、市政、房地产等监督、管理、服务工作。 

四、负责街道辖区内的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,依照有关规定做好出租屋和外来暂住人员的管理工作;负责民事调解,法律服务工作,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。 

五、负责社区建设和管理,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工作,大力兴办社区福利事业,发动和组织社区成员开展各类社区公益活动;负责拥军优属、优抚安置、社会救济、社会福利、社区文化、科普、体育、教育等工作。 

六、发展街道经济,管理街道自有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,为街道经济组织提供人才、科技、信息和各种服务,以经济、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动街道经济发展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。 

七、负责计划生育、劳动就业、安全生产管理、初级卫生保健、民兵、兵役、侨务等工作;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,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。 

八、指导和帮助居民委员会搞好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,发挥居委会的群众自治组织作用。 

九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防汛、防风、防火、防震、防灾和抢险工作。 

十、向区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,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事项。

十一、承办区委、区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。